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
一
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领导下,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全面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面临着很好形势和难得机遇。
党的思想理论不断与时俱进,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导。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推动兴起了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兴起了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日益深入人心,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密结合新的实践,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一系列创造性的理论成果。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这是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提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是关系马克思主义政党生存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丰富和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为党和国家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也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实现了人民生活总体上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创造了举世公认的辉煌业绩。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驾驭复杂局势,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沉着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坚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坚实步伐。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6万亿元,增长9.5%;财政收入超过2.6万亿元,增长21.4%;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1万亿美元,增长35.7%,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国家外汇储备超过6千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7%,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6.8%。尽管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矛盾,但全国人民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美好生活和幸福未来充满了信心。生机勃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不竭的源泉。
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政治保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是我们党的传统和优势。毛泽东、邓小平同志对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有过一系列重要论述。2001年至2002年,江泽民同志连续三次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透彻地阐述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意义,提出了“四个同样重要”、“五个高度重视”、“两个不可替代”等重要思想。十六大提出,要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促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协调发展;12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教材体系建设。2004年初,中央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明确了新时期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方针、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4月,中央召开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工作会议,对工程工作作出全面部署;5月,中央政治局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为内容进行集体学习,胡锦涛同志强调一定要把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作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切实抓紧抓好;8月,中央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负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职责;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培养和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要重视培养中青年理论人才,鼓励他们为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发挥“思想库”作用。今年1月,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专门研究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有关方面已开始组织力量编写统一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并纳入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今年“两会”期间,胡锦涛同志亲自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社科界联组讨论,听取委员们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强调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理论创新,不断打开新的理论视野,作出新的理论概括,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中央决定由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五个部门在中央党校联合举办哲学社会科学教研骨干研修班,用三年时间分期分批系统培训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院系负责人、社会科学院系统的院所负责人和部分高校政治辅导员;同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将对所属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研骨干和社科院研究骨干进行培训。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根本保证。
全党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为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近年来,社会各方面对哲学社会科学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越来越高,贯彻中央关于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精神的自觉性越来越强。各级党委和政府尊重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尊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创造性劳动,把听取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学者的意见作为决策的重要程序和步骤。为了改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条件,这几年,国家大幅度增加了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投入。当前,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积极健康的学术风气日益浓厚,融洽和谐的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基础研究、应用对策研究都有新的重大进展,传统学科得到加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的学科体系,推出了一批具有时代特点、产生广泛影响的优秀成果,涌现出一批功底扎实、富有创新精神的学科带头人,哲学社会科学呈现出繁荣、活跃的生动景象。
多年来,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顺应实践发展的要求,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弘扬求真务实精神,深入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推动理论创新、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为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许多专家学者默默耕耘、无私奉献,把自己的学术追求融入到党的理论建设之中,融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实践证明,我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是一支经得起考验、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
二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代表着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方向和水平。发挥好国家社科基金作用,是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家社科基金管理工作,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立足国情、立足当代,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多出优秀成果、多出优秀人才,更好地发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示范和导向作用。
要在对重大现实问题研究攻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践中,一系列新的实践课题迫切需要深入研究,一系列新的实践经验迫切需要总结概括,一系列干部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迫切需要解疑释惑。胡锦涛同志一再强调,哲学社会科学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实践的要求,加强对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的研究。2003年7月1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需要解决好的“十四个如何”,要求理论界作出进一步的探索和回答;7月28日,在全国防治非典工作会议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九个方面问题。2004年6月,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研究和解释,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理论基础;9月,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指出,要紧密结合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深入开展执政方略、执政体制、执政方式、执政基础等执政理论的研究,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科学理论指导。今年2月19日,在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着重研究的九个理论问题;2月21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际问题和重大问题的调查研究,加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规律性认识;4月15日,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尤其要注意分析和研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战略问题。胡锦涛同志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是向全党也是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的需要认真研究思考、做出科学回答的重大课题。哲学社会科学界围绕这些课题,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推出了一批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咨询报告,许多成果转化为党和政府的决策,对推动工作、指导实践发挥了积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界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力量集中到研究这些重大课题上来。国家社科基金要把支持这些重大课题的研究作为重要任务,切实推出更多有深度、有分量、有广泛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
要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工程,是中央加强党的理论建设的重大举措。实施这一工程,就是要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国家社科基金要全力支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有效组织研究力量,推出一批有重大价值的研究成果。在设计课题指南时,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宽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领域;在确定研究项目时,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资助力度;在项目成果验收时,要把是否符合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作为首要标准。要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和基本规律的研究,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的研究,为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提供充分的学理支撑。要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研究,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大基本问题的认识。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的研究,进一步分清哪些是必须长期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哪些是需要结合新的实际加以丰富发展的理论判断,哪些是必须破除的对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式的理解,哪些是必须澄清的附加在马克思主义名下的错误观点。要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教材建设的研究,为形成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学科和教材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要在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建设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是党中央站在时代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正确方向,弘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形成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立足当代又继承前人的开阔视野,确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目的,营造积极推动学术观点创新、学科体系创新和科研方法创新的体制机制环境。在建设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体系过程中,国家社科基金担负着重要职责。要加大对有重大创新意义的项目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重点扶持关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全局的研究项目,扶持对学科创新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研究项目,扶持对弘扬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有重大作用的研究项目,扶持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有重要影响的研究项目。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使之成为哲学社会科学新的生长点,带动哲学社会科学的更新发展。要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渗透,推进哲学社会科学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和成果评价机制,鼓励多出代表国家水平的创新成果,为学术创新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要在造就一支宏大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关键在人才。人才的发现和成长,要靠社会各方面的扶持和帮助。国家社科基金在培养和造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军人物和优秀人才,就是在完成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项目的过程中,涌现出来、成长起来的。国家社科基金要进一步增强发现人才、扶持人才、促进人才成长的意识,发挥凝聚人才、组织人才的作用。一是要通过实施重大项目汇聚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拔尖人才。每一个重大研究项目都应是一个由多层次、多方面人才组成的研究团队,既要有研究能力强的领军人物,也要有具有发展潜力的后备人才,使重大项目的研究过程成为推出有重大影响的成果和拔尖人才的过程。二是要通过青年项目发现和培养学术后起之秀。要继续增加对青年项目的支持力度,使更多的青年学者能够在承担国家研究任务过程中,培养研究能力,提高学术水平。三是要通过一般项目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成长搭建一个重要的平台。每一个研究项目都要考虑研究队伍的组合和研究力量的配备,都要力争推出优秀成果,培养优秀人才,使国家社科基金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孵化器”。
要在提高社科研究管理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家社科基金的管理是哲学社会科学管理的重要方面。国家社科基金管好了,就可以有效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源的整合,促进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当前,要重点抓好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制定好“十一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今年,要配合国家“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制定,认真总结分析“十五”期间社科研究工作的成绩、经验和问题,确定“十一五”期间的重点研究领域和研究课题。这是关系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一件大事,需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希望大家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力争拿出一个方向明确、重点突出、任务具体的社科研究规划。二是加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管理。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持科学管理、民主管理、依法管理。要不断创新管理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努力改进课题评审立项、项目跟踪管理、成果评价宣传、成果推荐转化的机制和方法。要坚持公开透明、公平竞争、优中选优的评审原则,以提高立项质量为核心,改革项目评审制度和评审方式,严把评审立项的“入口关”。要以提高项目成果质量为重点,加强项目研究过程中的管理,完善项目成果评价机制,注重原创性和科学性,注重实际价值,严把成果验收结项的“出口关”。要完善成果转化机制,加强成果评价、宣传和推荐工作,不断扩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的影响力。总之,要通过进一步加强管理工作,合理使用国家社科基金,使有限的资金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