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著作 | 普法宣传 | 人员组成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宣传工作>>理论学习>>正文
全面发挥文化的社会功能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0-05-19 18:1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充分认识加快文化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准确把握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历史趋势,全面发挥文化的社会功能,指明了方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是我们面临的一项关乎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大事。

  一、把握世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全面认识文化的社会功能

  当今世界,文化与政治相互作用,日益提升着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产业在发达国家已成为支柱产业;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文化的传播速度和方式日益变化。文化与政治、经济、科技的相互作用,使其作为一个整体,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重点和热点,突出有以下三个趋势:第一,随着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和冷战的结束,随着约瑟夫·奈、亨廷顿、萨义德、约翰·米尔斯海默等一批研究著作的问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个文化宣言的相继发表,文化在国际政治中的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和较量中的作用受到举世关注,凸现了文化的政治功能。第二,随着上世纪90年代开始并且愈演愈烈的文化传媒集团并购整合,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现,文化发展的产业化特征日趋重要。第三,随着当前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文化产品的内容极大丰富,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间的界限大大淡化,文化传播时空界限大大突破,文化传播模式日益走向多点互动,文化自身的特点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有了新的发展。

  这些趋势和现象,是二战以来世界各国推动文化发展的结果。我们要更好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就应当深入研究二战以来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脉络,从中总结经验,认识规律,实现我国文化又好又快地发展。二战以来,世界各国在发展文化的进程中,有以下认识、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关注。

  第一,理论研究的突破和不断进展,是认识文化重要地位和推动文化发展的思想前提。二战前的相当一段时间,文化通常游离于经济之外,更多的是文化人从事的创造性、个体性的活动,文化业规模较小,远未成为支柱产业。二战之后,随着和平带来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西方的一批理论家开始重新审视文化的功能和性质,做了一些有益的理论探索,其中一些重要成果值得关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弗里茨·马克卢普(Fritz Machlup)在研究了美国经济发展的实例之后,提出知识是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应当像经济发展的其他要素一样去生产和分配,知识生产不仅仅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且要像经济资源一样进行开发,是“朝阳产业”。在一系列研究论文的基础上,1962年他发表了著名的《美国的知识生产和传播》(又译《知识产业论》,Knowledg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ng in United States,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他的观点受到理论界和产业界的热烈讨论,并在五、六十年代成为吸引美国金融资本、产业资本积极介入文化产业的理论基石。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到70年代:美国学者波拉特(M.U.Porat)1977年出版了《信息经济论》(Information Economics)这一9卷集的巨著,指出信息业是与工业、农业、服务业并列的第四产业,建立了一整套可供操作的理论与方法,使信息产业的发展与国家产业政策的关系更趋紧密。(《信息经济导论》,马克·波拉特著,湖南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特别是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Marshall Mcluhan)在 1964年《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sions of Man)一书中敏锐地预见:文化的发展、通讯的进步、“地球村”的形成,将改变人们对信息的看法和技术进步对社会的影响。(《理解媒介》,麦克卢汉著,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学者托夫勒(Alvin Toffler)1980年发表了《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从通俗角度来讲知识、信息的重要,他按照贝尔的理论提出了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的分期(《第三次浪潮》,托夫勒著,三联书店1981年版)。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墨西哥召开世界文化政策会议,发表了《墨西哥城文化政策宣言》,开始从全世界的范围重视文化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至今:出版了一大批深入研究文化在世界发展格局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著作。美国学者哈拉尔(W.E.Halal)1998年在《新资本主义》(New Capitalism )一书中进一步提出新的观点,认为知识资源的一个重要特征在于,文化资源是一种无限资源,它的作用将随着它传播的范围和数量日益扩大影响,而其边际成本却越来越低。(《新资本主义》,W. E. 哈拉尔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此外,还有大家比较熟悉的约瑟夫·奈(Joseph S.Nye)的《软力量》(Soft Power)、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的《文明冲突论》(Clash of Civilizations)、哈里森(Lawrence E.Harrison)的《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Culture Matters: How Values Shape Human Progress)、萨义德(Edward W.Said)的《文化与帝国主义》(Culture and Imperialism)等。

  第二,文化与产业资本、金融资本的结合,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随着有关文化理论研究成果的出现,欧美政府和产业界开展了广泛的讨论,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20世纪60年代,美国钢铁、重化工行业受环保、劳工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大量的闲置资本,金融资本开始寻找新的出路。社会各界对产业资本能否和文化结合逐渐达成了共识,认为文化和产业资本的结合,完全可以推动文化产业按照经济运作的方式得到发展。文化和产业资本的结合带来的重要影响是,文化的小规模生产转向了以讲究效益回报的经济型生产,资本运作、产业运作的方式逐渐进入文化领域。以内容生产为特征的文化产业借鉴了经济发展的经验,开始重管理,讲效益,重视回报,从而吸引了更多的资本、更多的企业加入到文化建设之中。文化作为一种产业,在现代经济结构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地位,成为一些发达国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00年,美国在线和时代华纳(AOL-Time Warner)合并时股市价值高达3000多亿美元,文化产业的作用可见一斑;2007年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并购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主要是购买以道·琼斯Dow Jones指数为核心的经济信息),加拿大汤姆森集团(Thomson Corporation)并购路透社(Reuter),使人们对跨国公司文化渗透力和经济影响力与日俱增的认识更加深刻。目前,文化产业及相关服务业在发达国家GDP中所占的比重日益加大。在世界最发达国家的GDP中,80%以上来源于服务业,其中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文化产业及相关的服务业扮演了主要角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出版学术期刊和数据库为主要业务的里德·爱思唯尔集团(Reed Elsevier)2006年营业收入已达到100亿美元。文化生产力已成为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之一。文化产业的发达程度,直接反映着一个国家文化创新的现代化程度。

  第三,政府和社会的规划和政策引导,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二战以来,英美等发达国家文化的发展绝不是自发的,它是在政府和社会的规划和引导下才得以实现。这里仅举两例来说明规划的重要作用。首先是美国的例子。1944年盟军刚刚在诺曼底登陆,罗斯福总统认为二战胜负已成定局,他立即召集科学顾问万尼瓦尔·布什(Vannevar Bush),要求他把战时情报机制及时转到为国家的经济、科技、教育发展服务上来,提前拿出科学发展规划。由万尼瓦尔·布什主持编制的报告《科学——无止境的前沿》(Science:the Endless Frontier)发展起来的科学政策框架,为美国战后的科学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规划过后的10年,美国人惊奇地发现,战后美国的科技地位、文化地位在世界上显著提高,这与这个规划有很大关系。1958年,曾有多个国际研讨会研究这个规划,我国也在1959年翻译出版了这个规划,最近商务印书馆又重新出版了此书。(《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布什等编,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还有战败国德国的例子。德国著名哲学家赫塞(Hermann Hesse)在战后找到他的学生翁泽尔德(Siegfried Unseld),说德国被战败了,经济和军事一时难以与美国抗衡,德国的天空一片阴霾,德国人的心死了,你最好去做文化工作,做杂志或者做出版,来重新唤起德国人的精神,保持德国的大国地位。翁泽尔德1952年到了苏尔坎普出版社(Suhrkamp Press),他在出版社规划了两套开放性的丛书,其中最著名的一套是“彩虹系列”。他提出这套开放丛书要像在天空中画出一道彩虹一样,扫除战后德国弥漫的阴霾,使德意志精神、欧洲文化在受到美国人冲击的情况下继续领先于世界,用全世界的文化精品特别是欧洲的文化精品,来引导德国和欧洲人继续前进。这套丛书做了2000多种,另一套丛书也出了千余种。翁泽尔德先生对他的出版规划一做就是50多年,一直到2002年他去世。他去世时,德国总统和欧洲很多政要、学者一起去参加他的葬礼,为这位规模并不算大的出版社社长送行,欧洲的报纸也连篇累牍地报道他的功绩。(马文韬:《世纪出版家》,《读书》2003年第7期)到了90年代,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随着文化产品的边际日益模糊,美国修改电信法和北美的统计指标体系,出台了新的“北美行业分类系统”,强调美国已进入“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阶段,将新闻出版、影视、通讯和信息四大门类融为一体,形成新的文化产业体系。

  第四,综合运用文化的力量、政治的力量来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有效方法。二战以来,在苏美冷战过程中,美国一直在巧妙地运用文化软实力的手段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英国记者桑德斯(Frances Stonor Saunders)2000年出版的《文化冷战:中央情报局与文学艺术》(The Cultural Cold War:The CIA and the World of Arts and Letters),根据美国已披露的档案资料研究表明,美国在冷战中非常善于用文化的办法对苏联社会主义进行有计划的影响,如反共主题的政治寓言作品《动物庄园》、《1984》在西方社会曾经风行一时。(《文化冷战与中央情报局》,弗朗西丝·斯托纳·桑德斯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2年版)美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大众文化的方式向世界各地输送美国价值观,战后若干年间美国文化产品发挥了既攻心又赚钱的作用。正如约翰·米尔斯海默(John J. Mearsheimer)所说的那样,“在世界舞台上,美国常常举止粗蛮,却口口声声称自己的行为是道德的、正确的,而其对手行为是邪恶的、错误的……美国的精英们常常用理想主义的术语谈论外交政策,却以现实主义方式行事。”(《大国政治的悲剧》,John J.米尔斯海默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39页)同时,美国一直高度重视用政策扶持的办法发展文化产业。从60年代开始,在纽约集中了一批世界大型传媒集团公司,像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Encyclopedia Britannica)、皮尔森公司(Pearson)、里德·爱思唯尔集团,贝塔斯曼集团(Bertelsmann)把其音乐公司BMG也搬到了美国,新泽西州则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物流中心。

  二、用好我国文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繁荣、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空前的机遇、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1.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1978年到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9.7%的速度迅速发展,2007年GDP达到24万亿元,成为世界第四大经济体,人均超过2000美元。与此相对应,国家对文化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多,全国文化事业经费累计达到580亿元,年均增长22.5%。2006年全国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45%。总体上看,文化产业近年来的增长速度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为下一步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广阔的市场需求。我国有13亿人口,有一个巨大的文化消费市场。3.6亿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稳定的服务群体;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这是文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受教育人群,2006年我国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达98%,高中在校生有4342万人,高校人数有2500万人,这是文化建设的重要服务对象;9亿农民需要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应当成为文化建设最大的潜在目标市场。目前,我国城镇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40%以下,农村恩格尔系数已经降到50%以下。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国民消费结构发生变化,城乡恩格尔系数将呈现继续降低的趋势,居民精神文化消费将不断增长。拥有广阔的消费群体和强烈的市场需求,文化建设必然会有极大的发展。

  3.高新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科技与文化历来紧密相连,如影随形。谁占有先进科学技术,谁就占领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网络是高新科技发展的集中体现。据统计,2006年我国网络出版产值已经超过200亿元,其中网络广告收入49.8亿元、网络期刊收入5亿元、电子图书收入1.5亿元、网络游戏收入65.4亿元、手机彩铃和手机动漫收入达80亿元。2007年6月,中办、国办下发了《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提出了“积极利用、大力发展、科学管理”的明确要求。高新科技特别是信息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给我国文化建设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我国文化产业可以直接运用高科技手段,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某些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

  4.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系列决策和部署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文化的发展和建设问题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文化产业发展”。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蓝图时,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明确提出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进文化体制改革。2003年7月,中办、国办转发了《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2003年8月,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从世界文化产业发展历史和趋势的角度,研究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2005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总结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全面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工作。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党和国家对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这是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保证。

  5.文化体制改革的扎实推进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可靠的体制保障。我国文化建设之所以能取得新的进步、开创新的局面,得益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扎实推进。按照中央的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文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广泛展开,取得了重要进展。以出版业为例,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站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沿,不断取得积极进展。国内已有100多家出版社实行企业体制的管理,国有资产年均增值40%,经营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全国建成10万平方米以上图书物流中心6个,年盈利水平千万元以上的达10个。上海新华传媒借壳上市,四川新华文轩今年在香港H股上市,辽宁出版传媒近期也在上交所成功上市。传媒概念股成为近期股市中的活跃板块,这是出版发行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转企改制后的出版单位和一批有影响的出版发行集团,正在成为新型市场主体,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力军。

  6.中华文化在世界影响力的进一步增强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了难得的国际空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纽带,也是我们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深厚基础。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五千年不衰,就是自身有一种吐故纳新的能力,有一种求变图强的精神。汉语是世界上重要的语种之一,海外有5000多万侨胞和华人。目前,我国已在14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140所孔子学院,外国人学汉语的人数不断增多。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进一步增强,中国文化发展的国际空间将越来越大。

  三、全面发挥文化的社会功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文化的社会功能,说到底是宣传真理,以赢得人心;传播知识,提升人们素质,推动社会进步;弘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和人类精神家园。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的部署,在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新机遇新挑战的基础上,全面发挥文化的社会功能,贯彻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又好又快地发展,大幅度地提高文化软实力,使中国特色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1.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我国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凝聚力。文化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民族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主要来自于人们对社会核心价值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在整个文化建设中居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第一位的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一方面,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各个方面,贯穿到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善于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研究解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行动指南。另一方面,文化建设要积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灵魂。当前的关键,也是重点和难点,是把核心价值落到实处,使我们民众的大多数能认同、能实践,使核心价值能发挥作用。

  2.大力推进文化创新,激发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性。创新是我们国家战略发展的核心,也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最强大动力和来源。首先,要着眼于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大力推进文化的内容形式创新,及时反映当代中国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领域所取得的优秀文化成果,并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不断增强文化的感染力。其次,要着眼于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坚持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实现人民群众多层次文化需求的主要渠道,推动各类经营性文化单位的转企改制工作,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和战略投资者,增强国际竞争力。最后,要着眼于提高文化传播能力,大力推进文化传播手段创新,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进文化生产流程,推进文化业态创新,提高文化传播效率。

  3.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文化又好又快发展。其一,要加快文化发展,这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其二,文化发展要以人为本,这是推进文化建设的核心,也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关键。要坚持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文化权益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其三,文化发展要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坚持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统一,坚持文化建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其四,文化发展要坚持统筹兼顾。要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管理的关系;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统筹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树立世界眼光,善于从国际形势发展变化中把握发展机遇;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要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又要尊重和遵循市场规律,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发展的活力和效率。

  4.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努力促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各国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推动建设和谐世界主张在文化上的基本要求。我国历史文化资源博大,市场资源潜力巨大,但是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在交流中实现中国文化的大发展。一是要突出对外文化交流的主题,既要展示我国灿烂辉煌的中华传统文化,更要把当代中国的思想创新、科学发现、技术进步、管理经验和文化生活展现出来,把中国的良好国家形象展现出来。二是要不断扩大对外文化交流领域,广泛开展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的对外交流合作,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格局。三是要提高我国文化产品“走出去”的实力,抓好国际文化展览的参展工作,精心组织文化走出去的重大工程和项目,鼓励文化单位到境外兴办实体企业,努力推动中国文化企业进入国外主流市场。

  5.改善宏观管理手段,为文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经济政策。一是要建立健全文化建设的基础性法律法规,用法律法规来规范文化行为和文化市场。二是要落实好为文化建设服务的各项经济政策,做好现有各项政策的衔接和落实工作,积极争取新的经济政策,使文化建设在较为优惠、较为宽松的经济环境中运行并不断繁荣发展。三是要抓好日常监管,加大保护创新、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严厉打击侵权盗版等非法活动,通过法律的、行政的和经济的手段保障文化创新的正常秩序。

  6.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约瑟夫·奈在谈到文化软实力的概念时说,其基本含义是指“通过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的手段来达己所愿的能力”(《软力量》,约瑟夫·奈著,东方出版社2005年版),可见文化软实力的逻辑起点就是国际关系中与军事斗争、经济竞争等手段相并列的概念。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朋友要交,交流要搞,但是心中要有数,文化安全的意识不能丢。国家文化安全涉及国家根本利益。要始终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旗帜,在文化观念上绝不照抄照搬,在发展模式上绝不简单模仿,坚决防范抵御各种腐朽落后的文化观念侵袭干部群众的思想,确保国家的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在对外文化交流和综合国力竞争中,要切实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知识产权安全、文化资源安全和文化传播安全等。
关闭窗口
Copyright © 2010 辽宁工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辽宁工业大学.宣传统战部
地 址: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区士英街169号 邮编:121001